(本網(wǎng)訊 記者黃雪)日前,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在北京召開,復查確認我縣繼續(xù)保留“全國文明城市”榮譽稱號,大廠鎮(zhèn)小廠村和陳府鎮(zhèn)陳府村繼續(xù)保留“全國文明村”榮譽稱號,大廠評劇歌舞團演藝有限責任公司繼續(xù)保留“全國文明單位”榮譽稱號,縣城區(qū)第二小學繼續(xù)保留“全國文明校園”榮譽稱號。
近年來,我縣始終堅持“建設城市文明 增加人民福祉”的核心理念,將豐富群眾文化生活作為文明創(chuàng)建的重要切口,把群眾的滿意度作為衡量創(chuàng)建成效的標尺,不斷推動從創(chuàng)建“文明城市”向建設“城市文明”轉變。
在縣城區(qū)第一小學,縣“道德模范”韓東貴、尹征分別向學生們講述了自己的故事,他們真摯的情感和崇高的品質,深深打動了在場師生。
道德潤心,鑄就文明之魂。近年來,我縣充分發(fā)揮道德模范、身邊好人的引領作用,持續(xù)開展道德模范巡演進基層活動,組織接地氣、冒熱氣的宣講隊伍,深入田間地頭、機關企業(yè)、社區(qū)學校,用有溫度、有生氣的大眾話語傳播崇德向善的種子,讓文明理念浸潤城市肌理。今年以來,共開展道德模范巡講36場次,受眾人數(shù)1800余人次。
以文化人,涵養(yǎng)文明氣質。我縣針對不同群體文化需求,推出“菜單式”“定制化”文化活動。在邵府鎮(zhèn)邵府村,“匯聚你我力量 共護健康成長”——“掃黃打非”進基層惠民巡演以形式多樣、積極向上的文藝節(jié)目,令現(xiàn)場群眾大飽眼福、收獲滿滿。
夯實陣地,激活文明內生動力。我縣以建設“15分鐘文化生活圈”為目標,對城鄉(xiāng)公共文化設施進行精準化升級,改造升級大廠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,融入道德養(yǎng)成、數(shù)字閱讀、文化生活等功能空間,打造“精而優(yōu)”的文明新地標;持續(xù)發(fā)揮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(所、站)凝聚群眾、引導群眾、以文化人、成風化俗的重要作用,在全縣139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、站開展文藝演出、理論宣講、專題講座等形式多樣的特色活動,廣泛傳播新時代“好聲音”;聯(lián)合大廠評劇團,每年開展各類文化惠民巡演活動百余場,惠及群眾10萬余人次;鼓勵各鎮(zhèn)村,推行“四季村晚”示范展演,讓農民唱主角,宣傳推介大廠民族特色文化,展現(xiàn)農村群眾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和文化自信。
如今,在大廠,從村鎮(zhèn)、單位、家庭、校園的點點文明星火到整座城市的文明氣象,從崇德向善的凡人微光到共建共享的民生溫度,文明之花常開常新。截至目前,全縣當選全國崗位學雷鋒標兵1人,“中國好人榜”好人10人;2人榮獲河北省道德模范稱號,37人(團體)榮獲“河北好人”稱號;8人榮獲“市級道德模范”榮譽稱號,13戶家庭獲得市級“文明家庭”稱號,32人榮獲“廊坊好人”稱號;180人、12個團體獲評縣級“身邊好人”稱號。全縣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伍285支,注冊志愿者5.1萬余人,累計開展6530個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項目,志愿服務總時長2012170.5小時。
外增“顏值”、內練“氣質”,不斷提升的城市形象品位、群眾生活品質和市民文明素養(yǎng),擦亮了大廠“全國文明城市”的閃耀名片,靈動了潮白河畔一城秀色。